科研进展 / 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e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研进展

模式预估的2002−2018年中国温度变化可信吗?

[发布日期: 2022-09-06 浏览量 1112]

      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影响日益显著,气候模式是认识气候系统并预测预估其未来变化的主要工具。自1990年以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系列评估报告,主要内容之一是在给定的温室气体和气溶胶排放情景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条件下,使用多个气候模式来共同预估未来气候变化,旨在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提供科技支撑。30多年已经过去,这些模式对全球和区域尺度气候变化预估的信度如何是一个重要科学问题,特别是模式预估在中国地区是否可信并不知晓。

      为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姜大膀研究员课题组使用IPCC第三(TAR)、第四(AR4)和第五次(AR5)评估报告中的多模式多情景试验数据,研究了气候模式对中国温度变化预估的信度,发现尽管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差,模式能提前几年到十几年较好预估出2002−2018年中国温度气候态变化和温度变化趋势,尤其是气候态。他们还比较了多模式等权重和不等权重集合平均的结果,指出两种方法的预估结果没有明显差别,但根据模式能力加权平均之后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范围明显缩小。另外,在研究时段内,预估的温度气候态变化不依赖于排放情景,但温度变化趋势在不同排放情景之间有较大差别。

      区域气候变化对我们的生存环境和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均有着重要影响,并且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以及相关的决策制定主要是在区域尺度上进行,因此我们需要特别重视对区域气候变化预估水平的检验。该项研究成果为中国气候变化短期预估的可靠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图1 相对于1961−2000年,观测和TAR(a、b)、AR4(c、d)、AR5(e、f)模式预估的中国年平均温度距平的时间序列(左列)及其在21世纪末(2080−2099年)的变化(右列)。左列彩色虚线和实线分别表示单模式及其算术平均的时间序列。


引用格式:

Hu, D., Jiang, D., Tian, Z., & Lang, X. (2022). How skillful was the projected temperature over China during 2002–2018? Science Bulletin, 67, 1077-1085.